top of page
作家相片Amy Lin

《幸福綠皮書》

已更新:2021年7月10日

2018年在美國上映,由彼得法拉利執導,改編自真人真事。電影中牙買加裔黑人鋼琴家唐為了到美國中南部進行巡演,因此雇用了東尼作為他的司機和保鑣。


唐進行巡演期間,凡是進入餐廳、旅館和酒吧都有限制,這是因為巡演時正逢60年代美國種族隔離時期。黑人所能進入的公共場所是有限的,該指南主要是幫助黑人列出能進出的餐廳、旅館等公共場所。


種族上的刻板印象


這一幕是整部電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分。

巡演途中車子在路上拋錨,當東尼下車查看車子狀況時,坐在後座的唐拉下車窗看到旁邊農田裡不斷在辛苦做農活的黑人。在農田裡的黑人對於此情況感到驚訝與不解,紛紛停下手邊工作,不用任何台詞,透過畫面呈現也能知道這些黑人農民心裡在疑惑,竟然能看到一民白人在為黑人服務?這一幕深深地刻劃出,在60年代無論黑人或白人對於身份與種族認同上的刻板印象。


電影中的種族歧視


在電影中,唐路過一家西服店,礙於種族身份無法在店內試穿。在一場上流名人聚集的演奏會時,想廁所卻不能在室內,必須到室外簡陋的茅廁上。因為是黑人身份的關係,進去酒吧喝酒卻遭到白人群毆,受邀到飯店演奏卻只能在廚物兼用餐。

在二個月的時間裡,東尼親眼見到唐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,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身對於黑人的想法,「黑與白」之間的化學碰撞,讓不管是唐或是東尼在既定的種族關念和想法產生轉變。

無法進試衣間試穿西裝。

只能上外頭簡陋的茅廁。

受邀當演奏嘉賓只能把廚物間當休息室。


身份認同

唐在電影中是一位行為舉止和談吐都相當端莊的人,相較於會說髒話舉止都比較衝動的東尼 ,可以說是極與極的寫照。

電影當中有一段是,唐和一民白人男子在泳池更衣室有親密關係被警察,東尼急忙趕到現場解圍並賄絡警察不要把唐帶回警察局,因為隔天唐有一場演奏會。在回程途中唐和東尼大吵一架,氣得唐不顧外頭下大雨堅決下車。



「如果我不夠黑、我也不夠白、我又不夠男人,那你告訴我,我是什麼?」唐氣憤又難過的在雨中大喊。即使身為一位優秀的演奏家,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既不接受黑人更遑論同性戀,唐一直以來內心所壓抑的情緒爆發出來。


改變的勇氣

電影最後,巡演來到最後一站。前面提到唐即使受邀到飯店表演,卻只能在狹小的儲物間用餐。東尼為一直以來都在忍氣吞聲的唐向飯店餐個的經理據理力爭,認為唐受到這樣的對待既不合理又不公平,既然受到這樣的對待,那唐也決定罷演此次演奏會。

隨後,東尼和唐到一家黑人酒吧用餐,唐在那用他的音樂讓黑人認識他,同時也發現黑人爵士樂的特別之處。唐在那個時空背景下,既不屬於黑人的一份子,因為他相較於其他黑人有錢、有地位,反之也不屬於白人的一份子,因為他從外表看來就是一位黑人,即使是一名知名演奏家,他所受到的待遇也不能跟白人一樣平等。

活在框架中的我們,對於改變總是心生畏懼,但是待在原地又總是感到寂寞和不甘。唐就是為了改變世人對黑人的看法才決定到深南部進行演出,不然他也可以選擇在紐約進行演奏收取更高額的演奏費用,為了讓世人擺脫對於黑人的舊有看法,唐選擇跨出他的第一步。

「光有才能還不夠,要有勇氣才能改變人心」。

對於許多人來說才能足夠,勇氣不足是什麼都改變不了的,很現實卻也很困難做到,同時也需要運氣的加持才能成就大業。


幸福綠皮書除了闡述了一個時代的故事,同時也告訴我們皮膚顏色的不同,從來不是阻礙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原因。社會的主流意識並非只能允許一種聲音的存在,社會之所以多元就是在主流之下也能和包容不同聲音,真實世界的唐直到去世之前一直和東尼都是好友。




コメント


文章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